在台股虎年封關的這天,除了知道整體股匯市都不理想,台股全年跌掉 2741 點,平均每位股民大虧 67 萬元外,曝光度最高的莫過於「螺螄粉」。先有政客把土味情話視為統戰工具而大動肝火,接著經濟部隨之呼應,決定大刀揮向「螺螄粉」,下令所有中國大陸製的粉條類產品通通不准進口,即刻下架。

食髓知味的經濟部繼續殺紅眼,跟著把「黃飛紅麻辣花生」也給禁了,經濟部表示,花生產品因為在台灣有生產,為保護國內產業,比照螺螄粉不能在台銷售,相關產品須立刻下架、不得販售。

其實就在同一天,還有些新聞可能被這些剝奪你我味蕾的事情給掩蓋掉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聲稱,為了保障民眾使用「電動車充電設備」的產品安全及計費的準確性,未經檢定合格之「電動車充電設備」不得供交易使用,以確保消費者權益。
標檢局所祭出的新規定,可聚焦於一個重點上,由於現在賣場或公共場所的公用充電樁,很多都已開始收費,主要分為「按充電度數收費」或是「按充電時間計費」兩種;有做類似收費機制的行業,讓人想到了計程車,過去曾發生小黃司機透過「改表」,貪圖多一些車資的案例,為杜絕此種違法行為在充電設備上重演,檢驗單位會將「檢定合格印證」貼附於計量模組的外殼開啟處,以防有心人篡改設備,確保交易公正性。

說到使用公用充電設備,由於目前市面上的充電樁廠牌、廠家形形色色,電動車主在使用公用充電樁時,尤其是過去沒用過、沒看過的充電樁,以下「三步驟 Know How」,可以讓您安心充: {{promo_picture}}
- 充電前,應先確保「充電槍介面」與電動車的「充電口介面」相容,避免誤插或硬插造成「電動車充電設備」不正常供電或運作。
- 充電中,應嚴禁拔取或觸碰充電槍及纜線,或避免使用轉接頭,避免乘坐在車內。
- 充電後,應先確保充電已確實完成,並關閉「電動車充電設備」,再行拔除充電槍頭。

正確態度充電,也是保護電池、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的不二法門,無論電池是不是還在保固期內,畢竟電動車「更換電池」是件麻煩事,而且以特斯拉為例,原廠替車子更換電池,有時換得還是「整新品」,說穿了也是二手的、人家用過的,未必會讓車主舒服!

後記,經濟部封殺「黃飛紅麻辣花生」的理由,竟與中國大陸整車禁止進口台灣的原因不謀而合,事實證明,長年對台灣汽車產業進行保護主義,在這保護傘下,究竟保護了誰?誰賺到了保護紅利?誰獲取政治紅利?我只知道,台灣能選擇的車種好少、車子因此賣得特別貴,您覺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