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 2020 年,一個台灣各式賽道比賽,還極少見到電動車參賽的年代,本身精熟汽車改裝技術的阿偉,就駕著他的 Model 3 Performance 開始加入戰局。
來源:Lucas Tsai攝
全輪驅動的 Model 3 Performance,其實與生俱來就很適合賽車,除了可依照賽道變化,調整前驅、後驅之外,它還有電力回充、煞車模式等功能,大大增加了比賽過程的操控性。
來源:Lucas Tsai攝
為了讓 Model 3 更適應麗寶賽車場的賽道,阿偉將愛車進行小小的升級。阿偉說,如果以純動電動車加入賽局,若要注入賽車改裝技術的加持,煞車、避震器、防傾桿,是三大主要升級項目,而原本 Performance 是很好看的 20 吋輪圈,但他為了要配合 71RS 改裝胎,所以還將輪圈降為 19 吋。
來源:Lucas Tsai攝
阿偉再進一步分析電動車在賽車比賽上的優缺點:
優勢部分
- 為剛從燃油車轉電動車的車手,可能會覺得開電動車競速有點像是在開「保時捷 718」。電動車的電池在底盤,所以車子很穩,重心都在下面,如果再改裝「魚眼軸承」會更強!
- 電動車的「循跡防滑控制系統」很強大。因為馬達動力輸出很快,此系統可以持續監控,恢復車輛動態的穩定性。
- 電動車在操控上不用想換檔,不會手忙腳亂,但賽道上的開法、路線跟燃油車很不一樣,電動車因為車重,容易受慣性被帶出去,所以開電動車在直線路段反而要把速度降下來,等轉彎前再給電,轉彎的弧度不用太大,可以直接切進彎道!
來源:Lucas Tsai攝
缺點部分
- 電動車的「重量太重」也是它的罩門,這是物理極限問題,難以突破,開重量 1900 公斤的 Performance 過彎,與 1500 公斤的油車相比,這差距的幾百公斤並無法用什麼方式去抵銷,所以電動車是有它的極限。
- 電動車在暖胎完後,大概只能在第一圈的時候做成績。電動車沒有在電力 100% 的時候下場,是不能真正應付比賽的,所以電動車要做成績,就是在那最寶貴的「第一圈」。
- 電池溫度、馬達溫度升高也對比賽不利。當溫度升高,電腦會顯示紅色示警讓它降溫,就不給動力了,或許可以思考透過改裝散熱系統,讓它不要那麼快升溫。
來源:Lucas Tsai攝
不過說到台灣賽車界「純電動車賽車」的重要推手,那肯定要給林志穎大大按讚,林志穎就經常號召電動車車手,在麗寶賽車場舉辦車聚、進行比賽,而為了克服電動車的天生缺點,林志穎還租借「行動超充車」到賽車場讓電動車可以在滿電狀態下競速;林志穎本身也是開 Model 3 Performance 改裝車,至今為止,麗寶賽車場電動車最快紀錄「一圈 1 分 56 秒」就是由林志穎所創下! {{promo_picture}}
《麗寶賽車-偷泥的賽車紀實器》
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,不得轉載。
您必須先登入才能留言。
0
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