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三月份,這是台灣汽車銷售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,因為象徵純電動車的特斯拉,與非純電車的陣營,已經出現銷售量上的「黃金交叉」,以下有幾個數據顯示台灣對純電動車的接受度極大,而且重點是,這個成績單還是在特斯拉處於「無車可以交付」的產能緊繃狀態。
- 三月份的總市場排行(國產+進口):第一名是和泰 TOYOTA ,賣出13776輛。特斯拉 Tesla 擠進前10名,以賣出1633輛的成績位居第8高位,特斯拉再與二月份(賣665輛)自己的成績相比,猛爆性成長145.6%。
- 三月份的進口車款排行榜:特斯拉的 Model 3 以1633輛勇奪榜首,竟然賣贏常勝軍 Toyota RAV4 (賣1528輛),而就是這個時間點出現了「黃金交叉」。

就這張成績單,我另外再進行一些解讀,其實特斯拉在毫無行銷廣告的情況下,能賣成這樣只能說台灣消費者真的很挺它,而且特斯拉現在是只靠一款 Model 3 在跟其他的品牌打仗,如果再加入 Model Y ,到時候的成績如何很難想像。
但說到這裡,我必須向馬斯克喊話:「馬兄!你真的很不夠意思!」為什麼這麼說,Model Y 問世後的第一批交車是在美國的2020年三月,距今都已經超過兩年多時間,但台灣連個 Model Y 的影子看都沒看到。
說到這點,奧迪 Audi 這個品牌,對台灣市場的重視程度就顯得「誠意十足」。
台灣奧迪其實很早就在台灣推動純電車的發展,繼2020年將首款純電休旅 Audi e-tron 車系引進到台灣之後,性能純電旗艦 Audi e-tron GT 及 RS e-tron GT 隔年接續登場。 {{promo_picture}}
而在2022年四月底,繼續帶入純電最新成員,也就是性能電旅 Audi e-tron S 與 e-tron S Sportback ,至今已經提供多達6款純電車款,跨及家庭實用、運動化取向以及頂尖性能的多元產品選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很多汽車品牌都把台灣市場擺在上市計劃時間表的「後面」,但奧迪非常重視台灣,新車在台上市時間已經幾乎與世界同步。

奧迪最新問世的純電動 SUV 車型 Audi e-tron S 與 e-tron S Sportback,後者是前者的衍生版車型,前臉兩者高度一致,車尾部分 Sportback 則採用滑背設計,而且在進氣格柵和前保險槓部分進行了燻黑處理,視覺效果看起來更加的「運動感」;此外,新車還在格柵內部印有專屬的「S標誌」,我只能以「座右銘」中的「曖曖內含光」來形容它了。

這兩款新車在台上市的建議售價為新台幣394萬元起跳,如此「豪華車款」的級別,性能表現肯定不能讓人失望。
車內率先採用獨特3具電動馬達核心的設計,透過後軸2前軸1的配置設定,綜合3具電動馬達之效能,共可提供最大動能輸出503PS(boost模式)及最大扭力輸出973Nm(boost模式),0~100km/h加速最快僅4.5秒即可完成。除優異的加速性能表現,車內亦搭載最新純電quattro科技,能主動迅速針對左右後輪進行扭力分配,協助駕駛者敏捷地過彎,給予靈活操控樂趣。 {{promo_video}}
內裝方面,新車採用了奧迪最新的虛擬駕駛艙系統,配備了12.3吋液晶儀錶盤、12.1吋中控面板和8.6吋觸控面板,總共三塊液晶顯示螢幕,營造出濃厚的科技氛圍。

最後再破一個奧迪的「梗」,其實台灣奧迪對於台灣「純電車」環境所下的功夫不容小覷,尤其是「充電佈局規劃」,在與其他汽車品牌相比較的話,肯定是跑在「很前面」。
台灣奧迪率先推出「Audi 純電生活圈」的生活型態,並已經與充電營運商如 Noodoe 、EV OASIS、TAIL 特爾電力、EVALUE及台泥儲能NHΩA.TCC 等合作。
就台灣奧迪的「純電」願景,他們認為台灣從最北至最南端,不過將近 500 公里,而 Audi e-tron 充飽電後,續航力可高達 446 公里,如此續航力,再搭配 Audi 完善的充電佈局,將可以讓 Audi e-tron 成為生活在這座美麗島嶼上,最合宜的駕駛工具。